欢迎进入娄底市洪申科技有限公司网站!

中文   |   English

所在位置:

首页新闻中心行业新闻钢铁行业“瘦身”进行时:短期稳市场,长期靠什么?

钢铁行业“瘦身”进行时:短期稳市场,长期靠什么?

时间:2025-03-27浏览次数:219
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、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近日指出,供需失衡已成为当前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矛盾。这一判断直指中国钢铁行业面临的深层挑战。与此同时,新疆昆仑钢铁有限公司宣布自3月24日起每日粗钢减产10%,响应国家发改委粗钢产量调控政策。这两则消息揭示了当下钢铁行业的关键词:减产控产。在产能过剩与需求放缓的双重压力下,减产控产政策既是行业自我救赎的权宜之计,

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、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近日指出,供需失衡已成为当前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矛盾。这一判断直指中国钢铁行业面临的深层挑战。与此同时,新疆昆仑钢铁有限公司宣布自3月24日起每日粗钢减产10%,响应国家发改委粗钢产量调控政策。这两则消息揭示了当下钢铁行业的关键词:减产控产。在产能过剩与需求放缓的双重压力下,减产控产政策既是行业自我救赎的权宜之计,也反映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长期诉求。这种看似矛盾的处境,恰恰体现了中国钢铁产业转型期的典型特征——短期镇痛与长期健康的博弈。

中国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由来已久,减产控产作为调节市场供需的短期手段,对钢铁市场产生了立竿见影的影响。新疆昆仑钢铁的减产决定并非个案,多家钢企也已启动自律性限产。这种集体行动的直接效果体现在价格支撑上。以螺纹钢为例,随着供给端收缩,社会库存连续两周回落,结束了春节后的持续攀升态势。原材料市场也随之调整,减轻了钢企成本压力。从微观层面看,减产虽然导致单家企业的产出减少,但通过维护价格稳定,反而可能改善整体盈利状况。这种"以价补量"的效果,正是行业自发组织控产行动的内在动力。

然而,历史经验表明,行政性减产往往导致"猫鼠游戏"——被要求减产的企业可能通过产能置换、技术升级等名义变相扩大产能,而未被纳入监管的新增产能则可能借机抢占市场。当房地产等传统用钢行业需求见顶,而高端制造业所需的高品质钢材供给不足时,简单的产量控制只是治标之策。此外,统一减产还面临区域公平性挑战,率先减产的企业可能面临市场份额流失的风险,形成"劣币驱逐良币"的反向激励。

姜维提出的"建立产能治理新机制"构想,指向了更为根本的解决方案。这一机制的核心在于打破"扩张-过剩-调控-再扩张"的循环,建立市场化、法治化的产能调控体系。具体而言,首先要严控新增产能入口,严格执行产能置换政策,杜绝任何形式的违规新增。其次要畅通退出渠道,包括完善破产制度、健全职工安置保障、建立过剩产能补偿机制等,让落后产能能够依法依规退出市场。更为关键的是构建差异化的产能管理政策,对环保绩效好、能耗水平低、产品附加值高的先进产能给予发展空间,实现"优胜劣汰"而非简单"以大小论生死"。唐山市近年试点的"环保限产差别化管理"就是有益尝试,该政策对环保评级A级企业不限产,而C级企业则面临50%的限产要求,形成了明确的政策导向。

从长远看,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超越单纯的产量调控思维,向"质的提升"转变。一方面,要加速产品结构升级,提高高强汽车板、硅钢、耐候钢等高附加值产品比例,满足新能源、高端装备等新兴领域需求。宝武集团开发的0.18mm超薄无取向硅钢,成功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,就是典型案例。另一方面,要推进工艺流程革新,氢冶金、废钢短流程等低碳技术将重塑产业格局。中国宝武在新疆的富氢碳循环氧气高炉试验项目,已实现减碳20%以上的阶段性目标。此外,数字化转型也是提升效率的关键路径,通过智能排产、质量预测、能源优化等工业互联网应用,可实现从"规模效益"向"精度效益"的转变。鞍钢股份的智能工厂使冷轧废次降率降低10.8%,吨钢能耗下降5.3%,展示了技术升级的潜力。

减产控产政策在当前时点上的必要性毋庸置疑,它如同给高烧中的钢铁行业开出了一剂退烧药,能够暂时缓解症状。但正如姜维所强调的,行业要实现真正的健康发展,必须建立产能治理的长效机制,这相当于从根源上改善体质。短期来看,减产政策将继续为市场提供底部支撑,防止行业陷入全面亏损;中期而言,产能置换、超低排放改造、能效提升等政策将加速行业分化;长期来看,只有那些率先完成产品升级、绿色转型的企业才能在新周期中占据主动。对政策制定者而言,需要在保持政策定力与灵活性之间取得平衡,既要防止"一刀切"式的粗暴干预,也要避免调控沦为"纸上谈兵"。对钢铁企业而言,与其被动应对减产要求,不如主动拥抱质量变革,将挑战转化为升级契机。中国钢铁行业正站在从"大"到"强"转型的历史节点,减产控产只是这一进程中的阶段性注脚,更深层次的产业革命已然在路上。


联系我们

地址:湖南省娄底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薄板产业园创新园3栋

手机:19967157666

邮箱:3987731753@qq.com

手机

关注微信

Copyright © 2025 娄底市洪申科技有限公司 湘ICP备2023002706号-1 技术支持: 众企业建站

标题信息

扫描关注我们

首页

简介

产品

联系